
今日,我們迎來
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第十五個節(jié)氣——白露
俗話說
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涼一夜”
白露后天氣逐漸轉(zhuǎn)涼
白晝有陽光尚熱
但傍晚后氣溫便很快下降

白露三候
我國古人將白露劃分為三候:“一候鴻雁來;二候玄鳥歸;三候群鳥養(yǎng)羞。
意思是說白露節(jié)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,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(jié)。
玄鳥即燕子。《山海經(jīng)》上說,玄鳥是一種四翅鳥類,羽毛呈淡黃色,喜食鷹肉,性暴戾,居于平頂山。《詩經(jīng)》有:天命玄鳥,降而生商,宅殷土芒芒。
而“養(yǎng)羞”的解釋則是:儲藏食物。《逸周書?時訓(xùn)》中說:“白露之日鴻雁來,又五日玄鳥歸,又五日羣鳥養(yǎng)羞。”朱右曾校釋:“養(yǎng)羞者,蓄食以備冬,如藏珍羞。”
養(yǎng)生白露
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,容易出現(xiàn)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及大便干結(jié)、皮膚干裂等癥狀。簡單實用的藥膳、食療應(yīng)該更為實用一些。適當(dāng)?shù)囟喾恍└缓S生素的食品,吃些人參、百合、杏仁之類的東西。喝些清茶。另外,春捂秋凍是一條經(jīng)典的養(yǎng)生保健要訣。但是,早晚溫差大就應(yīng)該及時添加衣被,以免受寒。
白露詩詞鑒賞
詩經(jīng)·秦風(fēng)·蒹葭
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
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
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。
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央。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
所謂伊人,在水之湄。
溯洄從之,道阻且躋。
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坻。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
所謂伊人,在水之涘。
溯洄從之,道阻且右。
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沚。
白露
唐-杜甫
白露團(tuán)甘子,清晨散馬蹄。
圃開連石樹,船渡入江溪。
憑幾看魚樂,回鞭急鳥棲。
漸知秋實美,幽徑恐多蹊。
秋夕遣懷
唐-姚合
昨宵白露下,秋氣滿山城。
風(fēng)勁衣巾脆,窗虛筆墨輕。
臨書愛真跡,避酒怕狂名。
只擬隨麋鹿,悠悠過一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