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董婭妮,女,漢族,1982年9月生,現為楚雄市住建局檔案館職工。在同事和朋友的眼里,我的家庭非常幸福,事實上也的確如此。我的丈夫是一個公務員,我們有一雙聰明可愛的兒女,雙方父母身體健康,全家人互敬互愛、積極進取、文明和諧。

2000年9月,我從楚雄民族師范畢業(yè),被安排到農村小學任教。先后在鹿城鎮(zhèn)河前完小、尹家嘴小學、富民完小工作。
經過8年的戀愛長跑,我和丈夫結婚了。當時,我的丈夫在南華縣兔街鎮(zhèn)工作,離楚雄有250多公里,平時很少能夠回家團聚。為了不增加丈夫的負擔,我從來不給他施加壓力,他不在家的時候,我都會盡力管好家里的事,照顧好老人。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好,我們婚后沒有急于生孩子,直到2011年我的女兒才出生。雖然孩子的出生是一種巨大幸福,但是馬上我們就被隨之而來的現實問題難住了,我一個人在家照顧孩子,身體勞累不說,心理負擔也不小,但是我沒有被困難嚇到,咬咬牙堅持了下來,丈夫也非常的內疚,總是想方設法地彌補,給我們母女買禮物,一回家就變著法的做可口的飯菜給我們吃,感受著這些愛和溫暖,我的內心被感動和幸福融化了。
剛結婚的時候,丈夫的爺爺奶奶和我的外公外婆都還健在,但年紀大了,身體不好,丈夫不在家的時候,我總是盡量抽空去陪老人聊天,為他們帶去暖心的禮物,生病了,陪他們去治療,只要老人開心,我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。后來,爺爺奶奶和外公相繼去世,外婆一個人更加孤獨,我更是對外婆悉心照顧,讓她安享晚年。我們對父母的孝敬,孩子們也看在了眼里,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,我們的女兒今年8歲,但是課余時間和周末她總是會主動地幫助長輩做些家務活,他也懂得了生活的苦樂,更學會了理解別人。我們上班忙累,他會給我們端茶倒水,捶背捏肩。兩歲的兒子似乎也懂得了這些道理,爭著幫奶奶揀菜、收拾東西。我們一家四代同堂,其樂融融。